今年,4位科學家憑借化學研究方面的卓越表現榮膺殊榮
自2001年以來,共計44位中國杰出青年科學家受到表彰
巴斯夫堅定與一流大學及研究機構的開放式創新合作,并通過中國化學會這個獎項繼續為中國化學行業培養人才
2023年6月19日,巴斯夫在近日于青島召開的第33屆中國化學會(CCS)年會上,為來自4所高校的4位青年科學家頒發了第十一屆“中國化學會–巴斯夫青年知識創新獎”,表彰他們在化學領域取得的創新突破及重要研究成果。巴斯夫自2001年與中國化學會共同創立此獎項以來,始終致力于支持并資助中國化學屆未來重要的創新力量。
巴斯夫大中華區董事長兼總裁樓劍鋒博士表示:“創新是推動化學發展的根本動力,關鍵在于優秀的科研人才。而其中杰出的青年科學家更是這股創新力量中的生力軍。巴斯夫設立中國化學會–巴斯夫青年知識創新獎的初衷,就是能讓更多具備創新思維、一流學術及科研水平的年輕科學家脫穎而出,為中國化學的未來發展貢獻力量。”
該獎項評審委員會由中國知名科學家組成,每兩年評選出四名獲獎者。在過去的20多年里,有超過300名科學家申請了該獎項,44位杰出的青年科學家榮膺殊榮。他們在石油化工、高分子材料、精細化工、表面和膠體化學以及生物工程等領域取得的創新成果,推動了中國化學行業的發展。
今年,共有35名青年科學家進入評審環節,他們在各自領域取得的學術成果給評委會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。最終,來自大連理工大學的樊江莉、吉林大學的李峰、浙江大學的邢華斌以及南開大學的朱守非脫穎而出。
· 樊江莉,聚焦染料激發態釋能調控,創制熒光功能診療染料,為我國體外血液診斷領域從被壟斷發展成為國際領先作出貢獻。
· 李峰,提出并驗證雙線態激子發光的有機電致發光新概念,開辟自由基開殼分子電致發光新領域。
· 邢華斌,聚焦離子功能化材料性質調控、選擇性識別強化研究,發展多項結構相似物分離技術并實現工業應用。
· 朱守非,開辟催化氫轉移新方向,建立氫轉移新反應和新策略,帶動氫轉移研究進展。
長期以來,巴斯夫一直以實際行動支持中國化學學術發展。秉持著開放式創新的理念,巴斯夫于2014年建立“亞洲開放研究網絡(NAO)”,與亞太地區一流大學和研究機構攜手,共同完成了超過135項創新研究項目。未來,巴斯夫將繼續與中國化學會合作,通過“中國化學會–巴斯夫青年知識創新獎”以及NAO這一開放研究網絡,進一步強化同亞太地區學術屆的紐帶,培養出更多活躍在化學領域學術前沿的青年創新人才。